您所在的位置:池北动态 > 池北要闻
增强历史主动 建设文化强区 为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贡献力量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25 12:16 收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刻把握文化建设规律和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地位作用,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战略部署。长白山作为满族的发祥地、朝鲜族聚集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底蕴厚重、文化资源富集。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加快建设文化强区,更好的服务中心大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建设长白山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文化保障。

  坚持政治引领,把牢“两个维护”这个最高准则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定自觉把“两个维护”转化为实际行动。一是坚持体系化全面系统学。通过读书班、研讨会等形式,原原本本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充分利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等辅导材料,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系统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二是坚持专题式重点辅导学。围绕全国“两会”等重大学习主题,拓展线上线下理论学习渠道。线上依托“人民学习”长白山智慧教室学习平台视频连线或线下实地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辅导,引导党员干部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三是坚持长效化反复深入学。常态化开展理论信念教育,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五年三次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尤其是“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等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党员干部边学边悟、边悟边学,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真正学出人民情怀、学出责任担当、干出发展成效。

  坚持守正创新,彰显“文化自信”这个最大优势

  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所在,长白山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要求,让丰富文化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一是守好文化根脉。长白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文明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长白山古称不咸山。据《山海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因其“似盐之略白,但没有盐的咸”,此乃不咸山之得名。金代建有长白山神庙,2018年,长白山金代神庙遗址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长白山作为满族的族源,清朝一直把长白山视为圣祖发祥之地,并将长白山尊为“长白山之神”。清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都亲自来东北建望祭殿,以望祭长白山神。我们要增强历史主动,深化中华文化价值内涵研究,构建彰显长白山历史悠久而厚重的文化体系。二是传承红色血脉。革命文化承载着党的初心使命,蕴含着党的精神基因。长白山这片红色热土留有东北抗联革命先辈的光辉战斗足迹。2021年6月,长白山老黑河遗址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经考证,老黑河遗址系抗联一路军及其他抗日武装的主要游击区,抗联第二军在南满开辟的第一个抗日游击区。据抗联和日伪史料记载,抗联二军与日伪军在老黑河及其周边区域发生多次战斗。我们要充分保护和利用独特而厚重的红色资源,传承革命精神,深化革命教育,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三是创新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决定》指出,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我们要推动更多具有长白山地域特色、文化特质的文旅产品。改造提升演绎、娱乐、根雕等传统业态。培育线上直播、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依托金代神庙、自然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文化标识,打造一批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文化形象,展示好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坚持文化赋能,擦亮“文旅融合”这个最亮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建设升级版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文化是重要内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我们要坚持文化强区战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进文化赋能,为新时代长白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一是扩大优质文化供给。深入实施长白山文化提升工程,围绕重大题材,创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大型沉浸式演艺表演《粉雪传奇》,讲述长白山“守山人”守护长白山及冰雪丝绸之路的故事。全新打造全场景沉浸式文化体验街区“金代古街”,共同走近辽金时代的长白山,感受历史上曾经封王、封神、封帝的尊贵与荣耀,不断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打造避暑休闲产业。把“22度的夏天”品牌推向世界,推动生态价值的转化,持续释放生态红利,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造冰雪旅游产业。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推动长白山地区冰雪产业提档升级和规模集聚发展,将“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打造温泉康养产业。利用长白山区域世界一流的温泉地热资源,加快推进精品化、个性化“温泉+康养”产品,优化提升温泉康养品牌影响力,建设一批品牌化、连锁化的温泉康养项目,构建新型高品质康养产业模式。打造生态文化产业。布局“山水长白”文化旅游新业态,联合国内、国际一流研学机构,研发长白山自然教育产品;谋划“神山圣水三江源”山水品牌,联动推出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水上旅游产品;打造“长相守、到白头、松为证”美人松爱情森林浪漫产业链。打造山地运动产业。发展野外探险、攀岩、骑行、露营等新型休闲运动,加快推进环长白山慢行绿道建设,以骑行、徒步和雪地摩托为运动方式,塑造“东北亚第一山地运动目的地”。三是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决定》指出,要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我们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源起长白山·天池开冰季”等网络直播IP品牌,不断打造升级版雪绒花、云顶市集、“云顶天宫”、“青铜门”等网红打卡地标,构建与长白山生态环境相适应、与长白山文化底蕴相融合的文旅产业体系,不断提高长白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供稿单位:中共长白山工委宣传部

来源:《新长征》

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区管理委员会

池北区管理委员会党群工作部承办  管理运营

地址: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区 cbqxxbs@163.com

邮政编码:133613 Tel:0433-5411113

吉ICP备15004206号   网站标识码:2290000004   

  吉公网安备22242602000139号

网站地图  站长统计